病中

· 蓝仁
能得浮生几日閒,桑榆夕景渐阑珊。 病魔可避宁浮海,诗债相寻且闭关。 灯影背窗愁作伴,雨声喧枕梦惊还。 鹿车记得清溪路,稍待秋风更入山。
拼音

所属合集

#十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閒(xián):同“闲”,闲暇。 桑榆夕景:夕阳的余晖照在桑树和榆树上,比喻晚年。 阑珊(lán shān):衰落、凋零。 浮海:指避世隐居。 鹿车:古代的一种小车。

翻译

能拥有人生中几日的清闲时光呢,晚年的光景如夕阳般渐渐衰落。若要躲避病魔,宁可去隐居避世,因诗债(别人索诗或要求和诗)相催,暂且选择闭关。灯光的影子背对着窗户,忧愁与之作伴,雨声喧闹在枕边,将梦惊扰而醒。还记得那清溪路的鹿车,只待秋风稍起,便再次进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病中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的首联通过“桑榆夕景渐阑珊”描绘了时光的流逝和晚年的境况,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忧伤。颔联“病魔可避宁浮海,诗债相寻且闭关”,体现了诗人想要逃避病魔和诗债的纷扰,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渴望。颈联“灯影背窗愁作伴,雨声喧枕梦惊还”,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病中的孤独和忧愁,灯光和雨声更增添了这种氛围。尾联“鹿车记得清溪路,稍待秋风更入山”,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希望在病好之后能再次走进山中,享受宁静与自在。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通过对病中生活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