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昔

· 蓝仁
览镜惊毛发,殊非宿昔翁。 狂来诗有兴,愁极酒无功。 久病成真跛,流言息近聋。 明知过相问,起坐夕阳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宿昔(sù xī):往日,从前。
  • (bǒ):腿或脚有毛病,走起路来身体不平衡。

翻译

我看着镜子,惊讶于自己头发变白、容颜衰老,我已不再是往日的自己了。狂放起来写诗还有些兴致,愁苦到极点时喝酒也无济于事。长久患病真的让我变得有些瘸了,对于那些流言蜚语,我就当自己近乎聋了不再理会。明明知道有人过来看我并询问我的情况,我却在夕阳中起坐,不想多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自身变化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态度。首联通过览镜发现自己的衰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颔联中“狂来诗有兴”体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仍保持着一定的创作热情,而“愁极酒无功”则传达出深深的愁苦无法借酒消除的心境。颈联“久病成真跛”描述了身体的病痛,“流言息近聋”则表现出诗人对流言蜚语的不屑和超脱。尾联“明知过相问,起坐夕阳中”,刻画了诗人在夕阳中默坐的情景,似乎对外界的关切已有些漠然,也展现了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