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词客:擅长文词的人,指诗人自己或方户曹兆行。
- 为郎:担任郎官,这里指方户曹兆行。
- 淮上:淮河一带。
- 楚城:楚国的城邑,这里泛指淮河流域的城镇。
- 惊秋:因秋至而惊异。
- 战云:战争的烟云。
- 千帆:众多的帆船。
- 征马:远行的马,也指征人所乘的马。
- 泽国:多水的地区。
- 飞挽:快速运送粮草。(挽,音“wǎn”)
翻译
文人墨客作为郎官在淮河上游地区,楚地的城镇黄叶飘落,早早地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到来。
战争的烟云让人分不清众多帆船的颜色,远行的战马使两鬓偏偏生出忧愁。
水乡的波涛与远处的树木相平,海天之间风雨交加,使层层楼阁变得昏暗。
如今即使战争解除姑且可以一醉,从南方快速运来粮草以支持帝都所在的州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淮河一带的秋景以及战争带来的影响。诗的首联通过“词客”“淮上”“楚城”“黄叶”“惊秋”等词语,营造出一种秋意萧瑟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方户曹兆行的到来以及时节的变化。颔联中“战云”“千帆”“征马”“两鬓愁”等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紧张和给人们带来的忧愁。颈联进一步描绘了水乡的波涛、远处的树木、海天的风雨以及昏暗的层楼,烘托出一种压抑的气氛。尾联则表达了对战争解除的期望和对南方粮草支援帝都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社会现实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关注和思考。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
谢榛的其他作品
- 《 长江之水歌送匡使君淑教谪大梁 》 —— [ 明 ] 谢榛
- 《 中秋寄南都冯户部汝言去岁此夕会汝言潞阳时警兵变感旧赋此 》 —— [ 明 ] 谢榛
- 《 送刘推官子礼之平阳 》 —— [ 明 ] 谢榛
- 《 寓晁太史湖亭王乐三见过同酌 》 —— [ 明 ] 谢榛
- 《 送儿元炳东还 》 —— [ 明 ] 谢榛
- 《 九日寄邹子序 》 —— [ 明 ] 谢榛
- 《 得周学宪子才书并石刻诗以志谢 》 —— [ 明 ] 谢榛
- 《 游苏门山不果柬蔡侍郎 》 —— [ 明 ] 谢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