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武稚川使太和山

· 谢榛
使星清晓发征鞍,不惮冰霜行路难。 三楚胜游当岁暮,万山深入正春寒。 中天气动青霞馆,北斗光摇紫极坛。 祝罢还应觅瑶草,归来好献主人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使星:即使者所乘的星。
  • 征鞍:指远行的马,人骑的马。
  • 三楚:秦、汉时分战国楚地为西楚、东楚、南楚,合称三楚。
  • 岁暮:一年将尽的时候,年终,这里指冬天。
  • 中天气动:形容山势高耸,云霄中的气象变动。
  • 青霞馆:道士的居所,这里指太和山上的道观。
  • 紫极坛:道教祭祀的场所。
  •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这里泛指珍贵的草药。

翻译

清晨时分,使者骑上征马出发,不畏惧冰霜,不怕行路艰难。在这年末时节,尽情游览三楚的胜景,深入万山之中,此时正值春寒料峭。太和山高耸入云,山上的青霞馆中气象变动,北斗星的光辉摇动着紫极坛。祈祷结束后还应该去寻觅珍贵的草药,归来后好献给主人观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武稚川出使太和山的作品。诗的首联通过“使星”“征鞍”和“不惮冰霜行路难”,表现出使者出行的使命和不畏艰难的精神。颔联描写了出使的时间是岁末,地点是万山深入之处,以及春寒的环境,展现出旅途的情景。颈联中“中天气动青霞馆,北斗光摇紫极坛”,形象地描绘了太和山的高耸和神秘,给人以宏伟的感觉。尾联提到祈祷完毕后寻觅瑶草,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也表达了希望使者能有所收获归来的期望。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优美,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又描绘了太和山的壮观,同时也蕴含了对使者的祝福和期待。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