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梦白归吴次韵

· 谢榛
张翰东归尚黑头,石湖重理旧渔钩。 不知人对燕山月,笛里梅花独夜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据《晋书·张翰传》记载,他因思念家乡的莼羹鲈脍,便辞官归家。
  • 东归:指向东回归故乡。
  • 黑头:指年纪轻,头发还未变白。
  • 石湖:指南宋诗人范成大,号石湖居士,苏州人。这里借指王梦白的家乡。
  • 燕山:在今河北境内,诗中借指王梦白所去之地。

翻译

张翰在年轻的时候就向东归乡了,王梦白也要回到家乡像范成大一样重新整理他的旧渔钩(意为过悠闲的生活)。不知道他在对着燕山的月亮时,是否会在独自的夜晚,借笛声中的梅花曲抒发忧愁。

赏析

这首诗以张翰东归的典故,引出王梦白的归乡,表达了对王梦白归乡的感慨。诗中的“张翰东归尚黑头”,用张翰的故事来映衬王梦白的归乡,既暗示了归乡的愿望是人之常情,又强调了王梦白归乡之时还年轻。“石湖重理旧渔钩”则进一步描绘了王梦白归乡后可能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他归乡后悠闲生活的想象。最后两句“不知人对燕山月,笛里梅花独夜愁”,从想象中回到现实,设想王梦白在他乡对着月亮时的情景,可能会在孤独的夜晚借笛声中的梅花曲抒发忧愁,流露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用典恰当,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