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韩祠二首

驱鳄文章泷吏诗,闻风廉立亦吾师。 千年封事争传诵,一札留衣尚费疑。 未必非同文畅意,安能不作区泓思。 阳山字子潮山姓,五岭声名草木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泷吏(lóng lì):指长驻急流边以保行舟安全的小吏。
  • 封事:密封的奏章。此处指韩愈的奏疏。
  • 文畅:唐代僧人,曾为韩愈的门客。
  • 区泓:含义不明,可能是与韩愈相关的某个人物或典故,待考。
  • 五岭:中国南部的山脉,在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省区交界处。

翻译

韩愈写下驱赶鳄鱼的文章和泷吏诗,他听闻不良之风便廉洁立身,也是我的老师。 千年来他的密封奏章被争相传颂,一封留下衣服的书信尚且让人产生疑惑。 未必不是和文畅有同样的心意,怎能不产生如区泓那样的思考呢。 韩山的字是子潮,姓潮,五岭的声名连草木都知道。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韩愈的赞颂。诗中提到韩愈驱鳄的事迹和他的廉洁正直,表达了作者对韩愈的敬仰之情。“千年封事争传诵”强调了韩愈的奏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影响力。“一札留衣尚费疑”则增添了一些神秘的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诗中还将韩愈与文畅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韩愈的高尚品质。最后提到韩愈的声名在五岭地区广为传播,凸显了他的深远影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韩愈的歌颂,传达了对正义、廉洁和文化传承的追求。然而,诗中“区泓”一词含义不明,可能影响了对部分内容的准确理解。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