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无月

· 谢榛
连宵雨太急,仙桂失清芬。 四野明秋水,孤城乱暮云。 阴晴何处定,悲乐此时分。 不见山河影,笙歌空自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仙桂:指传说中月中的桂树。(“桂”读音:guì)
  • 清芬:清香。(“芬”读音:fēn)
  • 四野:四方的原野。(“野”读音:yě)

翻译

接连几夜的雨下得太急,月中的仙桂失去了它的清香。四方原野上的秋水明晰可辨,孤寂的城池被杂乱的暮云环绕。天气的阴晴在哪里能够确定呢,悲伤和欢乐在此时也分明可感。看不见山河的影子,只有那笙歌之声徒然地自己听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无月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急雨使桂树失去清香,暗示中秋之夜的月被雨云遮蔽,定下了全诗的基调。接下来两句写四野的秋水和孤城的暮云,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阴晴何处定,悲乐此时分”,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化无常的无奈,以及在中秋佳节无法赏月的悲伤情绪。最后两句“不见山河影,笙歌空自闻”,进一步强调了无月的遗憾,那空自传来的笙歌之声,更增添了一种寂寥之感。整首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将中秋无月的失落和忧伤表达得淋漓尽致。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