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趋庭:指承受父亲的教诲。“趋”为快步走,“庭”是指父亲的教诲。
- 苦颜:愁苦的面容。
- 素车:古代凶、丧之事所用的白车。
- 兵戈:指战争。
- 摧:悲伤,悲痛。
- 霜露:喻指艰难困苦的条件,这里可以理解为丧事带来的悲伤。
- 北邙(máng)山:位于洛阳北,是古代许多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的墓地,这里借指吴驾部子有奔丧的目的地。
翻译
常常梦到在父亲身边接受教诲,秋天来临,面容越发愁苦。 高原上黄色的树叶纷纷落下,落日余晖中白色的丧车往回赶。 头发在经历战争后变得斑白,心灵在丧事的悲伤中备受摧残。 啼叫的乌鸦声音变得更加凄切,眼泪流尽在北邙山。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为友人吴驾部子有奔丧洛中而作,诗中充满了悲伤和凄凉的氛围。首联通过“趋庭梦”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和对不能在父亲身边尽孝的遗憾,“秋来益苦颜”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愁苦的情绪。颔联描绘了秋天高原上黄叶飘落的景象,以及落日中素车返还的情景,烘托出悲伤的氛围。颈联从外貌和内心两个方面描写了友人在战争后的变化和丧事带来的悲痛。尾联以啼乌的凄切叫声和泪尽北邙山的描写,将悲伤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整首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深刻地表达了友人奔丧途中的悲痛和无奈,也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