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洞野十绝发老株塘

· 霍韬
登山冲碎铁山云,铁笛飞声下界闻。 十数衲衣山趾立,语言犹是羲皇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冲碎:冲破、冲散。
  • 铁山云:像铁一样沉重的云层。(“铁”在这里形容云层的厚重和浓密)
  • 铁笛:铁质的笛管,这里指笛声。
  • 下界:人间,对天上而言。
  • 衲衣:僧衣,指僧侣所穿的衣服。
  • 羲皇民:伏羲时代的百姓,这里指淳朴、闲适的人。(“羲”读音为“xī”)

翻译

登上山峰冲散了如铁般沉重的云层,清脆的铁笛声飞扬直下,在人间都能听闻。十几个穿着僧衣的人在山脚下站立着,他们的言语仿佛还是伏羲时代的百姓那般淳朴自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画面。诗人登山的动作“冲碎铁山云”,表现出其气势和决心,以及对世俗束缚的突破。铁笛声“飞声下界闻”,不仅增添了诗中的音乐元素,也使其意境更为空灵。而山脚下站立的十几个衲衣之人,他们的存在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神秘。诗人将他们的语言比作羲皇民,强调了其淳朴闲适的特质,表达了对一种简单、纯真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营造出了一种高远、清幽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古朴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霍韬

霍韬

明广东南海人,字渭先,号兀厓、渭厓。正德九年进士第一。告归成婚,读书西樵山。世宗即位,授兵部主事。以议“大礼”称帝意,数迁,超拜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丁忧后,起历吏部左、右侍郎,以好与人竞,致帝厌之,出为南京礼部尚书。在南京,施政以维护礼教为要,而为人行事多不洽公论。再为礼部尚书卒,谥文敏。有《诗经解》、《象山学辨》、《程朱训释》、《西汉笔评》、《渭厓集》。 ► 1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