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七十首

华堂秉列炬,光景中夜全。 欣此良宴集,侍坐俱忘还。 自惭铅椠徒,得以厕芳筵。 四座尽妙士,醉后唱高言。 挥毫不停飞,侍女出邯郸。 年齿二八余,桃李为面颜。 促膝进旨酒,雕楹奏鹍弦。 一饮尽百卮,不惜年岁捐。 岂不念穷困,所托在芝兰。 馨香入怀袖,永矢愿弗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铅椠徒:指从事文字工作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参与。
  • 鹍弦:古代的一种弦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 :古代的一种酒器。
  • 永矢愿弗刊:永远发誓不改变。

翻译

华丽的厅堂里点燃了许多蜡烛,光芒照亮了整个夜晚。在这样的美好宴会中,大家都非常高兴,坐在一起忘记了回家。我自己虽然只是一个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却有幸参与了这样盛大的宴会。在座的各位都是才华横溢的人,醉酒后高谈阔论。他们挥毫泼墨,字迹飞舞,旁边还有来自邯郸的侍女。这些侍女年纪大约十六七岁,面容如桃李般美丽。大家促膝而坐,品尝美酒,雕花的柱子上奏起了音乐。一杯接一杯地饮酒,不计较时间的流逝。虽然不免会想到生活的困顿,但此刻所享受的是如芝兰般的高雅氛围。这种香气似乎渗透进了衣袖,我发誓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宴会场景,通过华丽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宴会的热闹和欢乐。诗中,“华堂秉列炬,光景中夜全”一句,即以华堂和列炬为背景,烘托出宴会的盛大和夜晚的明亮。后文通过对宴会中人物的描写,如“四座尽妙士,醉后唱高言”,展现了与会者的才华和豪情。诗的结尾,“馨香入怀袖,永矢愿弗刊”,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刻美好记忆的珍视和永不忘记的决心。整体上,诗歌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雅情趣的追求。

盛时泰

明应天府上元人,字仲交,号云浦。嘉靖时贡生。笃学有才气。喜藏书。善画水墨山水竹石,亦工书法。有《城山堂集》、《牛首山志》等。 ► 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