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粤秀峰

松门枕崇阿,秀色可揽结。 苍翠横空濛,幽景涵清彻。 楼阁渺飞动,峰峦互明灭。 流云薄檐端,奔泉溜庭埒。 疏帘低燕语,远树闻啼鴂。 春光几何时,芳华暗销歇。 言集社中人,论心相怡悦。 风流竹林宗,旷达香山杰。 何必升层岑,遥瞻更奇绝。 欣赏有奇文,投辖无俗辙。 且适麋鹿踪,无论巧与拙。 取醉暂销忧,秉烛不能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松门:指用松木做的门。
  • 崇阿:高大的山。
  • 揽结:收集,聚集。
  • 横空濛:横亘在空中的朦胧景象。
  • 幽景:幽静的景色。
  • 涵清彻:包含清澈透明的意境。
  • 渺飞动:形容楼阁在远处显得飘渺而动态。
  • 互明灭:相互间时隐时现。
  • 流云:飘动的云。
  • 奔泉:急速流动的泉水。
  • 庭埒:庭院中的小路。
  • 疏帘:稀疏的帘子。
  • 啼鴂(tí jué):鸟名,即杜鹃。
  • 芳华:指美好的花期。
  • 销歇:消逝,结束。
  • 言集:聚集谈论。
  • 论心:交流心意。
  • 怡悦:愉快,高兴。
  • 竹林宗:指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代表人物有嵇康、阮籍等。
  • 香山杰: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因其晚年隐居香山,故称。
  • 层岑:高耸的山峰。
  • 遥瞻:远望。
  • 奇文:精彩的文章。
  • 投辖:指宾客来访,主人热情接待。
  • 俗辙:世俗的轨迹。
  • 麋鹿踪:指隐居山林的生活。
  • 取醉:饮酒至醉。
  • 秉烛:手持蜡烛,形容夜深。

翻译

松木门枕在高山之旁,秀美的景色尽收眼底。 苍翠的山色横亘在空中,幽静的景致清澈透明。 楼阁在远处显得飘渺而动态,山峰相互间时隐时现。 飘动的云朵轻薄地挂在屋檐边,急速的泉水在庭院小路上流淌。 稀疏的帘子下燕子低语,远处树林中传来杜鹃的啼鸣。 春光能持续多久呢,美好的花期悄然结束。 聚集谈论的社中人,交流心意,相互愉快。 风流人物如竹林七贤,旷达之士如白居易。 何必登上高耸的山峰,远望已足够奇绝。 欣赏精彩的文章,宾客来访,热情接待,无世俗之拘束。 暂且享受隐居山林的生活,不论技巧与拙劣。 饮酒至醉,暂时忘却忧愁,夜深了,手持蜡烛,却难舍难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粤秀峰游玩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松门枕崇阿,秀色可揽结”等句,展现了山水的静谧与美丽,而“言集社中人,论心相怡悦”则体现了与友人相聚的愉悦。最后,“取醉暂销忧,秉烛不能别”则流露出对这种生活的留恋与不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热爱。

张廷臣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忠。嘉靖间举人,屡应会试不举。遇事强敏精悍,能治家。有《张氏说诗》。 ► 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