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公瑕丈:人名,指明代文人徐中行,字公瑕,号觉海。
- 觉海山居:徐中行的居所名称。
- 云构:高耸入云的建筑。
- 支硎:山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
- 斜谷:山谷名,这里指山居附近的山谷。
- 回岚:回旋的山风。
- 抱宇:环绕着屋宇。
- 杜曲: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唐代杜牧的故乡。
- 兰亭: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著名。
- 鹅群:指王羲之爱鹅的故事,他曾用书法换取鹅。
- 道经:道教的经典。
翻译
在林中栖息靠近觉海,高耸的建筑与支硎山相连。 沿着斜谷转向田畴,回旋的山风环绕着青翠的屋宇。 花枝仿佛是杜曲的景致,流水模仿着兰亭的清幽。 因为喜爱那群鹅,曾经用书法换取道教的经典。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文人徐中行(公瑕丈)在觉海山居的宁静生活。诗中通过“林栖”、“云构”、“斜谷”、“回岚”等自然元素,构建了一幅幽静的山居图景。后两句通过“花枝疑杜曲,流水学兰亭”巧妙地引用了杜曲和兰亭的典故,增添了文化底蕴。结尾的“鹅群”和“道经”则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文化的热爱,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