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精蓝:指精舍,即僧人修行的地方。
- 石畔:石头旁边。
- 接城闉:靠近城墙。
- 野水:指郊外的水流。
- 交游:交往的朋友。
- 绝四邻:与四周邻居隔绝。
- 真僧:真正的僧人。
- 半偈:半句佛经,指简短的佛法教诲。
- 浮来:漂浮而来。
- 古佛:古代的佛像。
- 三身:佛教术语,指佛的法身、报身、应身。
- 听经虎:可能指听佛经的虎,象征佛法的力量。
- 岁稔:丰收的年份。
- 厨多:厨房里有很多。
- 施米人:施舍米粮的人。
- 两禅:两位禅师。
- 相对处:相对而坐的地方。
- 俨然:庄重的样子。
- 无着:无所执着。
- 天亲:指与天同亲,即与自然和谐相处。
翻译
在精舍的石头旁边,靠近城墙,郊外的水流与四周邻居隔绝。 过去有真正的僧人留下半句佛经,漂浮而来的古佛显现三身。 夜深时,门前有听佛经的虎,丰收的年份厨房里有很多施舍米粮的人。 遥想两位禅师相对而坐的地方,庄重地无所执着,与自然和谐相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僧侣修行之地,通过自然景观和宗教元素的融合,展现了僧侣们清净自持的生活状态。诗中“真僧留半偈”和“古佛见三身”体现了佛教的深邃与神秘,而“听经虎”和“施米人”则增添了诗意的生动与温馨。结尾处的“俨然无着与天亲”更是深化了僧侣们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境界。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僧侣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