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户部携具寺寓

每依初地借初筵,剥枣烹葵代击鲜。 一片碧城双树外,数椽朱阁百花前。 西山爽气秋逾逼,北海清尊夜共传。 岂是佛香难供客,也知郎署久逃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户部:古代官署名,掌管财政、土地、户籍等事务。
  • 携具:携带用具。
  • 寺寓:寺庙中的寓所。
  • 初地:佛教用语,指修行者最初到达的地方,这里可能指寺庙。
  • 初筵:初次设宴。
  • 剥枣烹葵:剥开枣子,烹饪葵菜,这里指简单的食物。
  • 击鲜:宰杀新鲜的鱼或肉。
  • 碧城:形容城墙或城池的美丽。
  • 双树:指寺庙中的两棵树。
  • 数椽朱阁:几间红色的阁楼。
  • 百花前:花丛之前。
  • 西山爽气:西山的清新空气。
  • 秋逾逼:秋天更加临近。
  • 北海清尊:北海的美酒。
  • 夜共传:夜晚共同传递。
  • 佛香:寺庙中的香火。
  • 供客:招待客人。
  • 郎署:官署,这里指官员的工作场所。
  • 逃禅:逃避禅修,这里可能指逃避世俗的烦扰。

翻译

每次在寺庙的寓所中初次设宴,我们剥开枣子,烹饪葵菜,代替宰杀新鲜的鱼或肉。在一片碧绿的城墙和双树之外,有几间红色的阁楼坐落在百花之前。西山的清新空气在秋天更加临近,北海的美酒在夜晚被我们共同传递。难道是寺庙的香火难以招待客人,也知道在官署中我们早已逃避了禅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寺庙寓所中的宴会场景,通过简单的食物和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逃避。诗中“西山爽气秋逾逼”和“北海清尊夜共传”两句,既展现了秋天的清新和夜晚的宁静,也隐含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禅修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张元凯

明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