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即事简傅明府于重玄精舍

茂苑今何丽,三都昔并誇。 青山遥入郭,沧海曲通槎。 雁塔侵霄半,虹桥卧水斜。 微风江濯锦,薄雾月笼纱。 鱼跃空潭藻,莺披芳树霞。 言公犹有井,潘令岂无花。 桃李三千士,弦歌十万家。 行春凫作舄,演法鹿为车。 震泽慈源接,灵岩觉路赊。 清晖寒照乘,香界午排衙。 缩地瞻金象,弥天散綵葩。 宰官心不染,肯漫悦纷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茂苑:指繁茂的园林。
  • 三都:古代指洛阳、长安、建康(今南京)。
  • 沧海:大海。
  • 曲通槎:曲折地通向小船。
  • 雁塔:古代用于观鸟或作为标志的塔。
  • 虹桥:形状如彩虹的桥。
  • 江濯锦:江水洗涤锦绣,形容景色美丽。
  • 月笼纱:月光如纱般轻柔地覆盖。
  • 空潭藻:空旷的潭水中生长的藻类。
  • 芳树霞:芳香的树木如霞光般绚烂。
  • 言公:指言偃,春秋时期鲁国大夫。
  • 潘令:指潘岳,西晋文学家。
  • 弦歌:指音乐和歌声。
  • 行春凫:春天行走的野鸭。
  • 演法鹿为车:比喻佛法广大,如同鹿能载车。
  • 震泽:古代湖泊名,在今江苏境内。
  • 灵岩:指灵岩山,佛教圣地。
  • 香界:指佛寺。
  • 缩地:比喻佛法广大,能缩地成寸。
  • 弥天:遍布天空。
  • 綵葩:五彩的花朵。
  • 宰官:指地方官。

翻译

繁茂的园林如今多么美丽,昔日的三都也并肩夸赞。 青山远远地融入城郭,大海曲折地通向小船。 雁塔高耸入云,虹桥横卧水波。 微风吹拂江面如洗锦绣,薄雾中月光如纱轻柔。 鱼儿在空旷的潭水中跃动,莺鸟在芳香的树丛中飞翔。 言偃的井依旧存在,潘岳的花岂会无踪。 桃李盛开,三千学子,弦歌声声,十万家欢乐。 春日里野鸭如行走的鞋子,演绎佛法,鹿儿如载车。 震泽的慈源与灵岩的觉路相连。 清冷的阳光照耀着乘船,香界中正午排列整齐。 缩地成寸,瞻仰金色的佛像,弥天散布五彩的花朵。 地方官心无杂念,岂会轻易沉醉于繁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城的美景和佛教圣地的庄严,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佛教文化的深刻感受。诗中“青山遥入郭,沧海曲通槎”等句,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城的壮丽景色,而“言公犹有井,潘令岂无花”则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人物,增添了诗的文化底蕴。结尾处“宰官心不染,肯漫悦纷华”表达了作者对清静自守、不慕繁华的生活态度的赞赏。

张元凯

明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