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太白观瀑图

晓读谪仙诗,夜梦谪仙人。反被锦袍横玉麈,夜月瑶树秋无尘。 遥指风烟昔巴蜀,长鲸掉尾沧溟覆。人间溷浊不堪言,挥手匡庐看飞瀑。 瀑飞万古匡庐山,我辈长留天地间。身骑飞鲸蹑恍惚,月明夜夜听潺湲。 予亦浩荡云林客,乞与飞淙洗心魄。觉时见画独茫然,月满青山澹秋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谪仙:被贬谪的仙人,这里指李白,因其诗才非凡,被后人誉为“诗仙”。
  • 玉麈:玉制的拂尘,古代文人雅士常用之物。
  • 瑶树:传说中仙境的树,比喻高洁美好的事物。
  • 溷浊:混浊,不清洁。
  • 匡庐:庐山的别称。
  • 潺湲:水流声,形容瀑布的声音。
  • 浩荡:形容水势广阔无边。
  • 飞淙:飞流的瀑布。

翻译

早晨读李白的诗,夜晚梦见李白这位谪仙人。他身着锦袍,手持玉拂尘,夜月下的瑶树秋意无尘。 远远指向昔日的巴蜀风烟,长鲸摇尾,沧海翻覆。人间混浊不堪言说,挥手间在庐山看飞瀑。 瀑布飞流万古的庐山,我们这些人在天地间长留。身体骑着飞鲸,踏着恍惚的月光,夜夜听那潺潺的瀑布声。 我也是那浩荡云林中的客人,乞求飞瀑洗净心魄。醒来时看到画卷感到茫然,月满青山,秋色淡淡。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李白诗才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谪仙”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李白超凡脱俗的气质。通过对庐山瀑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清净世界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