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彦博编修归省

紫薇老人积素翁,有客毫端飞绛虹。 长吟北征窥杜子,忽跨东海逐任公。 高风祈水波浪白,初日抟桑天地红。 锦袍独酌金鳌顶,笑晲一粟浮杯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薇老人:指年高德劭的长者。
  • 积素翁:指白发苍苍的老人。
  • 毫端:笔尖。
  • 飞绛虹:形容书法或文笔生动有力,如同彩虹般绚丽。
  • 北征:北行,指杜甫的《北征》诗。
  • 杜子:指杜甫。
  • 任公:指任昉,南朝梁的文学家。
  • 祈水:指祈求水神,这里形容风大浪急。
  • 波浪白:形容波浪翻滚,白沫飞溅。
  • 初日抟桑:初升的太阳照耀在桑树上,形容日出时的景象。
  • 天地红:形容日出时天空和大地的红色。
  • 锦袍:华丽的衣服,这里指穿着锦袍的人。
  • 独酌:独自饮酒。
  • 金鳌顶:指高耸的山峰或建筑物的顶部。
  • 笑晲:微笑着斜视。
  • 一粟浮杯中:形容酒杯中的酒非常少,比喻人生的渺小。

翻译

紫薇树下的老者白发苍苍,有客人笔下生花,文采飞扬如彩虹。他长吟杜甫的《北征》,忽然又像任昉一样追逐东海的风。高风激起祈水的波浪,白沫飞溅,初升的太阳照在桑树上,天地一片红。穿着锦袍的人独自在金鳌峰顶饮酒,微笑着斜视着酒杯中那一粒渺小的酒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文采飞扬的客人,他不仅精通文学,还能像任昉一样追逐东海的风。诗中通过“飞绛虹”、“波浪白”、“天地红”等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象和客人的豪迈情怀。结尾的“笑晲一粟浮杯中”则巧妙地表达了人生的渺小与短暂,以及对这种渺小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