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关上

黑崖削铁立云根,绝顶东西石峙门。 两戒山川分百粤,八州珠玉过中原。 层峰煖日回群雁,灌木高风啸一猿。 蕞尔海隅民力困,沥肝谁为叩天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黑崖削铁立云根:形容山崖陡峭如削铁,高耸入云。
  • 两戒山川分百粤:指山川将百粤之地分隔开来。
  • 八州珠玉过中原:比喻各地的珍宝都汇聚到中原。
  • 层峰煖日回群雁:煖(nuǎn),温暖的阳光;层峰之上,阳光温暖,群雁回旋。
  • 灌木高风啸一猿:高风中,一只猿猴在灌木丛中啸叫。
  • 蕞尔海隅民力困:蕞尔(zuì ěr),形容地方小;海隅,海边;民力困,指民众生活困苦。
  • 沥肝谁为叩天阍:沥肝,比喻竭尽忠诚;叩天阍(hūn),叩问天门,比喻向上天祈求或诉求。

翻译

陡峭如削铁的黑崖直立云端,东西两侧的巨石如同天门般矗立在山顶。山川将广大的百粤之地分隔,各地的珍宝都汇聚到中原。在层峦叠嶂之上,温暖的阳光下,群雁回旋;灌木丛中,高风中,一只猿猴啸叫。海边的小地方,民众生活困苦,谁能竭尽忠诚,向上天祈求帮助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通过“黑崖削铁”、“两戒山川”等意象展现了山川的雄伟与分隔。诗中“层峰煖日回群雁”与“灌木高风啸一猿”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和谐,又透露出孤独与哀愁。结尾的“蕞尔海隅民力困,沥肝谁为叩天阍”则深刻反映了民众的困苦与无奈,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无力改变现状的悲愤。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