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事未申视息宇内劬劳之旦哀痛倍深悲歌以继恸哭所谓情见乎辞云尔呈阎初阳天使牛士良典簿

一身绝域已凄然,三处离居更可怜。 中岁恨孤蓬矢志,暮龄忍诵蓼莪篇。 愁深鸢堕蛮溪外,梦断鹃啼宰树边。 悔不阿奴长在侧,尽情家祭过年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绝域:指边远之地。
  • 蓬矢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蓼莪篇:《诗经》中的一篇,此处指代古代文学作品,寓意深远的哀思。
  • 鸢堕:鸢(yuān),指鹰,堕指坠落,此处形容愁苦至极。
  • 蛮溪:指边远地区的溪流。
  • 鹃啼:鹃鸟的啼叫,常用来象征哀怨。
  • 宰树:指祭祀时用的树,象征祭祀的场所。
  • 阿奴:古代对家中仆人的称呼。
  • 家祭:家庭祭祀,指在家中进行的祭祀活动。

翻译

身处边远之地,我已感到无比凄凉,三处分别更是让人倍感可怜。中年时,我孤独地漂泊,心中充满了遗憾,到了晚年,我怎能忍心再读那些充满哀思的古诗篇。愁苦深重,如同鹰坠入边远的溪流之外,梦中断断续续,鹃鸟的啼叫在祭祀的树边回响。我后悔没有让仆人长久地留在身边,这样我就可以尽情地进行家庭祭祀,年年如此。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边远之地孤独生活的深切哀愁和对家庭温暖的深切怀念。诗中,“一身绝域已凄然”描绘了作者孤独凄凉的境遇,“三处离居更可怜”则加深了这种孤独感。通过“愁深鸢堕蛮溪外,梦断鹃啼宰树边”这样的意象,作者传达了内心深处的无尽愁苦和对家乡的思念。最后,“悔不阿奴长在侧,尽情家祭过年年”则流露出对家庭生活的渴望和对过去未能珍惜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表达了作者对家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感慨。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