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邑博洪螺峰韵

删后无诗刚可信,画前有易略先闻。 竹生淇澳休誇蒋,玉出蓝田岂论琨。 斯道不随秦火灭,吾心自有六经存。 诸儒破碎无凭㩀,小说犹怜更杂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删后无诗:指经过删减后,诗作的精华部分得以保留。
  • 画前有易:在作画之前,已经对易经有所了解。
  • 竹生淇澳:淇澳,地名,今河南省淇县,古代以产竹闻名。
  • 休誇蒋:不要过分夸耀蒋姓的人。
  • 玉出蓝田:蓝田,地名,今陕西省蓝田县,以产玉闻名。
  • 岂论琨:不必讨论琨这种玉石。
  • 秦火: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件。
  • 六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六部儒家经典。
  • 破碎:指对经典的理解支离破碎。
  • 小说:指琐碎的言论或作品。
  • 杂分:杂乱无章。

翻译

经过删减后,诗作的精华得以保留,我对此深信不疑;在作画之前,我对易经已有初步了解。竹子生长在淇澳,不必过分夸耀蒋姓的人;玉石出自蓝田,不必讨论琨这种玉石。这些道理不会因为秦朝的焚书坑儒而消失,我的心中自然存有六经的智慧。诸位儒者对经典的理解支离破碎,没有根据;而我则对那些琐碎的言论和作品感到惋惜,因为它们杂乱无章。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诗、画、竹、玉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经典文化的珍视和对琐碎言论的批判。诗中“删后无诗”与“画前有易”相映成趣,既展现了作者对艺术的追求,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后两句以竹、玉为喻,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而不应过分追求外在的虚名。最后两句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经典传承的坚定信念和对浅薄言论的鄙夷之情。

张天赋

张天赋,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张天赋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