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写怀

六十五年又遇春,独怜过半百年人。 难将事业酬天债,莫遣丹青写我神。 箫鼓儿童争闹热,梅花月色共清新。 高朋满座人如玉,爱我还须识我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次序作诗。
  • 独怜:特别怜惜。
  • 过半百年人:指已经超过五十岁的人。
  • :报答。
  • 天债:比喻天命或命运。
  • 丹青:指绘画。
  • 写我神:描绘我的精神面貌。
  • 箫鼓:泛指乐器。
  • 闹热:热闹。
  • 梅花月色:梅花和月光,常用来形容清雅的景致。
  • 高朋满座:形容宾客众多,且都是尊贵的客人。
  • 人如玉:形容人品高洁,如同美玉。
  • 识我真:了解我的真实本性。

翻译

六十五岁的我又迎来了春天,特别怜惜那些已过半百的人。 难以用事业来报答天命,也不希望用画笔描绘我的精神。 孩子们争相吹奏箫鼓,热闹非凡,梅花与月光共同映衬出清新之美。 高贵的宾客坐满了座位,他们如同美玉,爱我的人必须了解我的真实本性。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诗中,“六十五年又遇春”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春光的热爱,也隐含了对生命短暂的感叹。后文通过对“过半百年人”的怜惜,以及对“事业”与“天债”关系的探讨,进一步抒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诗的结尾,以“高朋满座”和“识我真”作结,既展现了诗人的社交生活,也强调了真诚与理解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张天赋

张天赋,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张天赋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