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贵阳赠王兰亭文济

· 张羽
经时多病怯长途,到处先供煮药炉。 二月天涯逢故友,去年花里醉皇都。 山分夷汉凭看志,野有流亡合绘图。 未讶南中行路险,风波终日满江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经时:经过一段时间。
  • :害怕,畏惧。
  • :提供,供给。
  • 煮药炉:用来煎药的炉子。
  • 二月:指农历二月,春天的一个月份。
  • 天涯:极远的地方。
  • 故友:老朋友。
  • 皇都:指京城,这里指明朝的都城北京。
  • 山分夷汉:山脉将夷地(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分隔开。
  • 凭看志:依靠观察来记录。
  • 野有流亡:指在野外有逃亡的人。
  • 合绘图:应该被绘制成图。
  • 未讶:不惊讶。
  • 南中:指南方的地区。
  • 行路险:行走的路途危险。
  • 风波:比喻世间的纷扰和动荡。
  • 终日:整天。
  • 江湖:泛指社会。

翻译

经过一段时间,因为多病而害怕长途旅行,每到一处都先要准备煎药的炉子。在二月的春天,我在遥远的他乡遇到了老朋友,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在京城的花丛中沉醉。山脉将夷地和汉族地区分隔开,我依靠观察来记录这些景象,野外有逃亡的人,这些景象应该被绘制成图。我不惊讶南方行路的危险,因为世间纷扰和动荡,就像江湖上的风波一样,整天都在发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病痛、故友重逢、山川地理和民间疾苦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山分夷汉凭看志,野有流亡合绘图”一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地理和民生的关注,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