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伪庭:指不合法的政权。
- 小汗:指小规模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 夭亡:早逝,中途失败。
- 六岁余孽:指六岁以上的孩子,这里可能指继承者或后代。
- 僭号擅位:非法篡夺皇位。
- 频年:连续多年。
- 长狄:古代北方的民族。
- 黄图:指中原地区。
- 狼星:星宿名,这里可能指预示不祥的星象。
- 敛角:星象中的现象,可能指星象变化。
- 石矢:古代的箭。
- 宾肃慎:古代对箭的称呼,这里指箭未曾被使用。
- 金人:指金属铸造的人像。
- 祭休屠:祭祀活动,休屠是古代的一种祭祀。
- 下殿:指天子离开宝座。
- 天象:天文现象,常用来预示吉凶。
- 穹庐:指蒙古包,这里可能指蒙古或外族的统治。
- 帝都:首都。
- 中华:中国。
- 妇孺:妇女和儿童。
- 膜拜:虔诚地跪拜。
- 胡雏:指外族的年轻人。
翻译
连续多年,我们像扫除北方的长狄一样清理中原,今日狼星是否已经收敛了它的角?箭未曾被使用,就像古代的宾肃慎一样,金人仍在进行祭祀休屠。虽然天子离开了宝座,但天象显示,难道外族的统治会遍布帝都吗!我独自笑中华的妇孺,多少次虔诚地跪拜,捧着外族的年轻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天象、历史和现实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诗中“频年长狄扫黄图”暗示了长期的战乱和动荡,“狼星敛角无”则可能预示着不祥之兆。后文通过对箭未用、金人祭祀等细节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不安和忧虑。最后,诗人以“独笑中华皆妇孺”表达了对当时社会软弱无力的批评,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张煌言
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为人刚正不阿,能文能武,立志报国济民。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南京失守,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后奉鲁王,联络十三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二十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
清康熙三年(1664年),随着永历帝、监国鲁王、郑成功等人相继死去,张煌言见大势已去,于南田的悬嶴岛解散义军,隐居不出。是年被俘,后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充分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滃州行》、《闽南行》、《岛居八首》、《冬怀八首》等诗抒情言志,表现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尤其是《甲辰八月辞故里》二首及《放歌》、《绝命诗》,写于就义之前,饱含血泪,是传世之作。亦能文,较著名的有《北征录》、《上延平王书》、《奇零草序》等。今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