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关行

· 洪繻
海风琅琅海水高,西油东布千百艘。载以宝筏三五篙,未到鹿门皆逋逃。 关吏狞狞如鬼号,背上火枪腰铁刀。下水挽筏牵上岸,充作公货饶尔曹,商人瞠视两眼如巨鳌。 泣诉不可得,关吏瞋尔言啰嘈。吮尔皮血盬尔膏,东头有虎千百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琅琅:形容金石相击声、响亮的读书声等。
  • 逋逃:逃亡;逃窜。
  • 狞狞:凶恶可怕的样子。
  • (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
  • 啰嘈:吵闹。
  • (gǔ):吸饮。

翻译

海风琅琅作响海水高高涌起,西方的油和东方的布有成百上千艘船。用三五根竹篙载着宝贝木筏,还没到鹿门都纷纷逃窜。关卡的官吏凶恶得像鬼号叫,背上背着火枪腰上挂着铁刀。下水去拉木筏牵上岸,充当公货就饶了你们这些人,商人瞪大眼睛像巨大的鳌一样。哭泣诉说也没有用,官吏发怒说你们吵闹。吸吮你们的皮血吸饮你们的油脂,东边有很多像老虎的牢房。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洋关行的情景,展现了当时海关关卡的恶劣与贪婪。诗中用“海风琅琅”“海水高”营造出一种威严的氛围,而“西油东布千百艘”则显示了海上贸易的繁忙。然而面对贪婪狰狞的关吏,商人们惊恐万分却无可奈何。关吏的丑恶嘴脸如“鬼号”,他们的蛮横行为,如掠夺商人货物等体现了其残暴。诗中通过对关吏和商人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黑暗,以及商人在这种环境下的悲惨遭遇,具有一定的批判现实主义意义。

洪繻

洪繻,《枯烂集》九卷。现收藏于国立台湾文学馆。〗、洪繻自编出版的《寄鹤斋诗矕》〖《寄鹤斋诗矕》,南投:南投活印社,1917年。此书洪繻自编自印,作为旅游大陆交谊用书,也是洪氏第一部见世的著作。〗,并参考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洪弃生先生全集》,以及《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台湾诗荟》等所载之诗作,辑录编校。(吴福助撰)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