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艾从之为故司寇刘公来徵黄太史碑文事竣还大庾

白头何自别烟霞,衣褐还山老岁华。 卷有素书遗叔夜,碑成玄冢似侯芭。 囊琴岭北能千里,留药江南又几家。 匹马长亭秋欲尽,陇头何日寄梅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司寇:古代官名,主管刑狱。
  • 徵:征召,请求。
  • 黄太史:指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曾任太史。
  • 碑文:刻在碑上的文字,通常用来纪念或表彰某人。
  • 大庾:地名,今江西省大余县。
  • 烟霞:指山水风景。
  • 衣褐:穿着粗布衣服,指隐居生活。
  • 素书:指书信。
  • 叔夜:指嵇康,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音乐家,字叔夜。
  • 玄冢:指墓碑。
  • 侯芭:指侯嬴,战国时期赵国名士,后被封为侯,其墓称为侯芭。
  • 囊琴:指装在囊中的琴。
  • 长亭:古代设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饯别处。
  • 陇头:指陇山,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交界处。

翻译

白发苍苍的你为何要离开这美丽的山水,穿着粗布衣服回到山中,度过晚年。 你带着嵇康的信件,墓碑刻成,仿佛侯嬴的墓碑一样。 你的琴声在岭北能传千里,留在江南的药又救了几家。 秋天即将结束,你在长亭骑马离去,何时能在陇山之巅寄来梅花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人艾从之的隐居生活及其与外界的联系。诗中,“白头”与“烟霞”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通过“素书”、“碑成”等细节,展现了山人与外界的文化交流,尤其是与黄庭坚的联系,体现了其文化地位。末句以“陇头梅花”寄托思念之情,增添了诗意与遐想。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