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鸭池

瑶水千年王母居,台成青鸭上空虚。 双凫忽去犹馀舄,三鸟将还更寄书。 波转金风惊夕冷,影摇珠树觉秋疏。 丹丘岂是人间世,何似东来过石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宝鸭池:诗中的一个地名,可能是一个美丽的池塘,以鸭子为特色。
  • 瑶水:传说中的仙水,常用来比喻清澈的水。
  • 王母:即西王母,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居住在瑶池。
  • 台成青鸭:指池塘边的台子上停留着青色的鸭子。
  • 空虚:指天空,也暗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 双凫:一对野鸭。
  • 馀舄:留下的足迹。舄(xì):古代的一种鞋。
  • 三鸟:可能指神话中的三足乌,也可能是指三只鸟。
  • 金风:秋风。
  • 珠树:比喻树上的果实像珍珠一样。
  • 丹丘:传说中的仙境。
  • 石闾:石制的门闾,指仙境的入口。

翻译

在瑶池边,千年王母的居所, 台子上青鸭飞向空旷的天际。 一对野鸭忽然离去,只留下足迹, 三只鸟儿即将飞回,还寄来了书信。 波光粼粼,秋风惊起,夜晚感到寒冷, 树影婆娑,摇曳生姿,感觉到秋天的稀疏。 丹丘岂是人间所能比拟的世界, 何不如东行,经过那石制的门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话般的仙境景象,通过瑶池、王母、青鸭等元素,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双凫忽去犹馀舄,三鸟将还更寄书”巧妙地运用了动物的离去与归来,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后两句“丹丘岂是人间世,何似东来过石闾”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然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和超脱尘世的情怀。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