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计部:古代官名,相当于现代的财政部长。
- 奏绩:报告工作成绩。
- 留都:指南京,明朝初年曾定都南京,后迁都北京,故南京被称为留都。
- 荀龙:指东汉时期的荀淑,其八子皆有才名,被誉为“荀氏八龙”。
- 百粤:指广东、广西一带,古代称为百粤之地。
- 趋庭:指在父亲面前侍奉,这里指方子及在其父身边学习。
- 治粟:管理粮食,这里指财政管理。
- 秦内史:秦朝的官职,掌管京畿地区的行政和财政。
- 饷军:供给军队粮食和物资。
- 汉司农:汉朝的官职,掌管农业和财政。
- 楼船:古代的大型战船。
- 竹箭:用竹子制作的箭,泛指军需物资。
- 赋客:指诗人自己。
- 坛坫:古代祭祀用的土台,这里比喻诗坛。
- 东都:指洛阳,东汉时期的都城。
- 经术:指儒家经典和学问。
- 儒宗:儒家学派的领袖或重要人物。
翻译
我认识你时,你年轻有为,如同东汉的荀淑之子,才华横溢。在百粤之地,这是我们第二次相遇。你像秦朝的内史一样勤勉于财政管理,现在又如汉朝的司农,负责军队的供给。海上楼船,你不忘备战,而江南的竹箭,供应不易。作为诗人,我怎敢在诗坛上夸耀,东都的儒学经典,我更羡慕那些儒学大师。
赏析
这首诗是欧大任送别方子及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才华和职责的赞赏。诗中通过历史典故和官职比喻,展现了方子及在财政和军事供给方面的才能和责任。同时,诗人自谦不敢在诗坛上夸耀,更表达了对儒家学问的敬仰。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儒学传统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