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室诗为四明薛子熙赋

明经旧署郑公乡,南渡衣冠岁月长。 野火不惊焦处士,山云常护鲁灵光。 藤交瀑下窗犹暗,菊散霜前径未荒。 奇字祇今邻禹穴,高楼还儗并梅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瑞室:吉祥的居所。
  • 四明:地名,今浙江宁波市一带。
  • 薛子熙:人名,具体不详。
  • 明经: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科目,主要考查儒家经典。
  • 郑公乡:指郑玄的故乡,郑玄是东汉时期的著名经学家。
  • 南渡:指南宋时期,宋室南迁。
  • 衣冠:指士人,也泛指文人。
  • 岁月长:时间长久。
  • 野火:自然界中的野火。
  • 焦处士:焦先,东汉末年的隐士。
  • 山云:山间的云雾。
  • 鲁灵光:指鲁国的灵光殿,比喻珍贵或不可多得的事物。
  • 藤交:藤蔓交错。
  • 瀑下:瀑布之下。
  • 菊散:菊花散落。
  • 奇字:指难以辨认或罕见的文字。
  • 禹穴:指传说中大禹的墓穴,位于今浙江绍兴。
  • 梅梁:指用梅木制成的梁,也指精美的建筑。

翻译

这吉祥的居所是为四明的薛子熙所赋。他曾在明经科目的旧署,如同郑玄的故乡,经历了南宋士人的漫长岁月。野火虽烈,却不会惊扰到隐士焦先,山间的云雾长久地守护着珍贵的鲁灵光。藤蔓交错在瀑布之下,使得窗户显得有些昏暗,菊花在霜前散落,小径并未荒芜。这里罕见的文字只与禹穴相邻,高楼还打算与精美的梅梁并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隐士的居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居所的宁静与吉祥。诗中“野火不惊焦处士,山云常护鲁灵光”表达了隐士的超然物外和珍贵之物的长久守护,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珍贵事物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