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卿东巡以灵岩诸诗寄示闻已登岱岳

灵岩寺里赋新诗,千骑东方星斗随。 汉月颇窥三观石,秦云多挂五松枝。 燕齐有客谈仙诀,禽尚何年住岳期。 揽辔西风应奏草,玉皇宫阙待亲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岩寺:位于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 千骑:形容随从众多,骑马的队伍。
  • 东方:指东方朔,汉代著名的文学家和道士,这里可能指代东巡的官员或文人。
  • 星斗随:比喻随从众多,如同星斗般繁多。
  • 汉月:指汉代的月亮,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久远。
  • 三观石:指泰山上的三观峰,是泰山的著名景点之一。
  • 秦云:指秦朝的云,这里用来形容泰山的雄伟。
  • 五松枝:指泰山上的五大夫松,是泰山的著名景点之一。
  • 燕齐:指古代的燕国和齐国,这里泛指北方地区。
  • 禽尚:指禽滑厘,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者,这里可能指代道士或隐士。
  • 岳期:指登泰山的时间。
  • 揽辔:指握住马缰,准备出发。
  • 奏草:指上奏的文书。
  • 玉皇宫阙:指道教中的天宫,玉皇大帝的居所。
  • 亲祠:亲自祭祀。

翻译

在灵岩寺中创作了新的诗篇,随行的千骑如星斗般繁多,伴随着东方朔的传说。汉代的月光似乎在窥视着泰山的三观峰,秦朝的云彩则多挂在五大夫松的枝头。来自燕齐的客人们谈论着仙人的秘诀,而禽滑厘何时会住在泰山,等待着登岳的时机。握住马缰,迎着西风,准备上奏文书,玉皇大帝的天宫正等待着亲自祭祀的时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东巡至灵岩寺并创作新诗的情景,通过对泰山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其雄伟壮观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汉月”、“秦云”、“三观石”、“五松枝”等,表达了对泰山的敬仰和对仙人传说的向往。结尾处的“玉皇宫阙待亲祠”则体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尊重和信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深刻感悟。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