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游司马喻公园池

白羽曾麾扫三庭,居閒嵩洛在郊坰。 山楼朝荡玻瓈紫,池槛秋开罨画青。 万里赤霄今凤起,五年沧海自鸿冥。 安危□□□□□,□□□□□钓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羽:指白色的羽毛,这里比喻文人的笔墨。
  • 麾扫:挥动扫帚,比喻写作或指挥。
  • 三庭:古代指天子的朝堂,这里泛指朝廷或国家大事。
  • 居閒:闲居,指隐居不仕。
  • 嵩洛:嵩山和洛水,这里指代中原地区。
  • 郊坰:郊外,指远离都市的地方。
  • 玻瓈:即玻璃,这里形容山楼的窗户透明如玻璃。
  • 罨画:指用罨(一种捕鱼工具)捕捉的鱼,比喻美景如画。
  • 赤霄:指天空,比喻高远。
  • 鸿冥:指鸿雁高飞,比喻远大的志向或隐居生活。

翻译

曾经挥动白羽笔墨,指挥扫荡朝廷大事,如今闲居在嵩山洛水之间的郊外。 山楼在早晨映照出紫色的光芒,如同玻璃般透明,池边的栏杆在秋天展开,青翠如画。 万里高空今日凤凰展翅高飞,五年间在沧海之上,鸿雁自顾自地飞翔。 安危之事难以预料,不知何时才能安定下来,乘着小船垂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繁忙的朝政生活中隐退到自然山水之间的情景,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白羽曾麾扫三庭”展现了诗人曾经的辉煌与忙碌,而“居閒嵩洛在郊坰”则体现了诗人现今的宁静与远离尘嚣。后两句通过对山楼和池槛的描绘,进一步以自然美景来衬托诗人的心境。最后两句则流露出对未来安危不定的忧虑,以及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