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虏警书事三首

关塞秋阴暗白登,飞狐道上羽书仍。 云屯汉卒徵三辅,风急胡笳过七陵。 暂向太原称薄伐,已知吉甫佐中兴。 书生亦有燕然颂,待勒恒山第几层。
拼音

所属合集

#十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虏警:指外族入侵的警报。
  • 白登:古代地名,位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
  • 飞狐: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涞源县北。
  • 羽书:古代传递紧急军情的文书,插有羽毛以示紧急。
  • 三辅:古代指京城及其周边地区。
  • 七陵:指明代的七座皇陵,位于北京西北郊。
  • 吉甫:指周宣王时期的贤臣尹吉甫,曾辅佐周宣王中兴。
  • 燕然:古代山名,位于今蒙古国境内,常用来象征边疆。
  • 恒山: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西北,五岳之一。

翻译

十月的关塞笼罩在秋天的阴霾中,白登之地显得尤为昏暗。飞狐道上,紧急的军情文书依旧不断传来。汉家的士兵集结在京城及其周边,风声中传来急促的胡笳声,越过七座皇陵。暂时在太原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征伐,已经知道有如吉甫般的贤臣在辅佐国家的中兴。作为一个书生,我也梦想着能像古代的英雄一样,在燕然山上刻下功绩,不知道要攀登到恒山的第几层才能实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边疆的紧张局势,通过“关塞秋阴”、“飞狐羽书”等意象,传达出边疆的危机感。诗中“云屯汉卒”与“风急胡笳”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汉军的集结与胡人的威胁。末句表达了诗人虽为书生,但怀有报国之志,希望能像古代英雄一样留下不朽功名,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远大抱负。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