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翠岭

丛霄积翠筑金墉,仙仗曾过第一峰。 海日夜摇三殿玉,园霜秋落七陵钟。 石当御路皆成鹿,松起中天半是龙。 圣主合符临万国,侍臣谁更颂东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阳翠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为山岭或高地。
  • 丛霄:指高耸入云的山峰。
  • 筑金墉:筑,建造;金墉,指华丽的城墙或宫殿。
  • 仙仗:指皇帝的仪仗。
  • 三殿玉:三殿,指皇宫中的主要殿堂;玉,比喻宫殿的华丽。
  • 七陵钟:七陵,指帝王的陵墓;钟,指陵墓中的钟声。
  • 御路:皇帝行走的道路。
  • 中天:天空的中央。
  • 合符:指皇帝的符瑞,象征天命。
  • 东封:指东方,古代帝王常向东封禅,以示对天地的尊敬。

翻译

在阳翠岭上,高耸入云的山峰筑起了华丽的城墙,皇帝的仪仗曾经过这里的第一高峰。海上的日日夜夜似乎在摇动着皇宫中的三座殿堂,园中的霜露在秋日里使七座陵墓的钟声显得格外凄凉。石头挡在皇帝行走的道路上,仿佛都变成了鹿,而松树高耸入云,半空中似乎都是龙。圣明的君主降临万国,侍臣们谁还会再颂扬东方的封禅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阳翠岭的壮丽景色和皇家的庄严气息。通过“丛霄积翠筑金墉”和“仙仗曾过第一峰”等句,展现了山岭的高耸和皇家的威严。诗中“海日夜摇三殿玉”和“园霜秋落七陵钟”运用了夸张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结尾的“圣主合符临万国,侍臣谁更颂东封”则反映了诗人对皇权的尊崇和对历史的思考。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皇家气象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深刻感悟。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