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同袁景从李凝伯二中舍集刘观察仲修园中得公字

槐阴堂下快雄风,艾叶蒲花映酒红。 歌妓独能娱谢傅,坐宾谁最似申公。 内家萧鼓喧阒里,太液楼船想像中。 闻道至尊深望雨,片云时复过帘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午日:端午节。
  • 袁景从李凝伯:人名,诗中的两位中舍(中书舍人)。
  • 刘观察仲修:人名,观察使刘仲修。
  • 槐阴堂:指刘仲修的园中一处有槐树遮荫的堂屋。
  • 艾叶蒲花:端午节时常见的植物,艾叶和菖蒲。
  • 谢傅:指东晋名臣谢安,此处比喻刘仲修。
  • 申公:指西汉名臣申公,此处比喻在座的宾客。
  • 内家:指皇宫。
  • 萧鼓:古代的乐器,此处指宫廷音乐。
  • 阗里:热闹的街巷。
  • 太液:指汉代的太液池,此处用来形容园中的池塘。
  • 楼船:装饰华丽的船只。
  • 至尊:指皇帝。
  • 帘栊:窗帘和窗格,此处指窗户。

翻译

在槐树荫蔽的堂屋下,我们享受着凉爽的微风,艾叶和菖蒲的花朵映衬着红酒。 歌妓们独舞独唱,仿佛在娱乐着古代的名臣谢安,而在座的宾客中,谁又能比得上申公的才华呢? 宫廷中的萧鼓声喧闹地传到了热闹的街巷,我们想象着太液池中那些华丽的楼船。 听说皇帝深切期盼着降雨,偶尔有几片云彩飘过窗户,带来一丝希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端午节时在刘仲修园中的聚会场景,通过槐阴、艾叶蒲花等自然元素,营造出节日的氛围。诗中通过对谢傅和申公的比喻,赞美了主人和宾客的才华与风度。后两句则通过宫廷音乐和太液楼船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皇家气象的向往。结尾提及皇帝期盼降雨,寓意着对国家民生的关切。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节日欢乐与国家安泰的美好祝愿。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