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淦城百花寺僧竹峰请度牒南归

凤阁岧峣紫禁长,五云垂影绚天光。 缁衣素识龙鸾气,墨板新承雨露香。 杯渡海门秋渺渺,锡飞淮甸月茫茫。 赐还有待南归日,来访支公卧石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阁:指宫中的楼阁,这里指朝廷。
  • 岧峣:高耸的样子。
  • 紫禁:指皇宫。
  • 五云:五彩云,比喻皇帝的气象。
  • 缁衣:指僧人的黑色衣服。
  • 墨板:指度牒,僧人的身份证明。
  • 杯渡:指僧人渡海,比喻僧人的修行。
  • 锡飞:指僧人手持锡杖行走,比喻僧人的游历。
  • 淮甸:指淮河流域。
  • 赐还:指僧人得到度牒后返回。
  • 支公:指东晋高僧支遁,这里泛指高僧。

翻译

宫中的楼阁高耸入云,皇宫的气象如同五彩云霞般绚烂。僧人穿着黑色的僧衣,早已熟悉了龙凤之气,新得到的度牒上沾满了雨露的香气。僧人渡海,海门秋色茫茫,手持锡杖飞越淮河流域,月光无边。僧人得到度牒后,期待着南归的日子,将来拜访高僧,躺在石床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获得度牒后南归的情景,通过“凤阁岧峣紫禁长”和“五云垂影绚天光”等词句,展现了朝廷的庄严和气象。诗中“缁衣素识龙鸾气”和“墨板新承雨露香”则表达了僧人对朝廷的敬仰和对度牒的珍视。结尾的“赐还有待南归日,来访支公卧石床”则表达了对僧人南归的期待和对高僧的敬仰,体现了诗人对僧人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僧的崇敬。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古诗作品。

练子宁

明江西新淦人,名安,以字行。洪武十八年进士。授修撰,历迁工部侍郎。建文时,与方孝孺并见信用,改吏部左侍郎,寻拜御史大夫。燕王起兵,李景隆北征屡败,子宁请诛之,不听,因大哭求死。燕王即位,缚子宁至,语不屈,被磔死,并遭灭族之祸。有《金川玉屑集》。 ► 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