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警跸(jǐng bì):古代帝王出行时,侍卫在前后吆喝清道,以示尊贵。
- 郊禋(jiāo yīn):古代在郊外进行的一种祭祀仪式。
- 秩祀(zhì sì):按照等级进行的祭祀。
- 牺牲(xī shēng):古代祭祀时宰杀的牲畜。
- 在涤(zài dí):在洗涤,指准备祭祀用的牺牲。
- 邸行(dǐ xíng):指官员的行馆或住所。
- 琮璧(cóng bì):古代祭祀用的玉器。
- 升中(shēng zhōng):祭祀时将祭品献上。
- 燔柴(fán chái):古代祭祀时焚烧的柴火。
- 灌玉(guàn yù):古代祭祀时的一种仪式,将酒洒在玉器上。
- 陟降(zhì jiàng):升降,指神灵的降临与离去。
- 黄阁(huáng gé):古代宰相处理政务的地方。
- 甘泉(gān quán):指甘甜的泉水,也指美好的地方。
- 杨雄(yáng xióng):西汉时期的文学家,以文才著称。
翻译
众多官员在斋宫外警戒清道,迎接圣主到郊外进行祭祀,仪式庄严而崇高。 祭祀用的牺牲被严格清洗,官员们的住所里,玉器准备就绪,等待献祭。 登上祭坛,仿佛能看见焚烧的柴火,洒酒于玉器,感受神灵的降临与离去。 听说黄阁中的礼图已经奏上,甘泉之地,或许只有老去的杨雄才能自得其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皇帝郊外祭祀的盛大场面,通过丰富的细节展现了祭祀的庄严和神圣。诗中运用了许多与祭祀相关的专业术语,如“警跸”、“郊禋”、“牺牲”等,体现了作者对古代礼仪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同时,通过对祭祀场景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对神灵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尾提到“甘泉”和“杨雄”,暗示了文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