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伯承四首

结束事行役,京洛辞豪游。 朝发卢龙下,夕见黄河流。 飞泉洒濠梁,高澨望马丘。 淮阳岂云远,卧治亦已优。 宁厌承明庐,补郡非所求。 君恩旷浩荡,毋俾赤子忧。 禁闼虽可恋,疲瘵待尔瘳。 赐召行复来,肃穆瞻宸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李伯承:指李伯承,明代文人。
  • 结束:指整理行装。
  • 行役:指出行或服役。
  • 京洛:指京城洛阳。
  • 豪游:指豪放的游历。
  • 卢龙:指卢龙塞,位于今河北省。
  • 黄河:指黄河。
  • 飞泉:指瀑布。
  • 濠梁:指濠水上的桥梁。
  • 高澨:指高高的水边。
  • 马丘:指马丘,具体位置不详。
  • 淮阳:指淮阳郡,今河南省淮阳县。
  • 卧治:指隐居治理。
  • 承明庐:指朝廷的官署。
  • 补郡:指补任郡守。
  • 君恩:指皇帝的恩典。
  • 旷浩荡:指广大无边。
  • 赤子:指百姓。
  • 禁闼:指宫廷。
  • 疲瘵:指疲倦和疾病。
  • :指治愈。
  • 赐召:指皇帝的召见。
  • 肃穆:指庄严肃穆。
  • 宸旒:指皇帝的冠冕。

翻译

整理行装,准备出行,告别了京城洛阳的豪放游历。早晨从卢龙塞出发,傍晚就能见到黄河的流水。飞泉洒落在濠水上的桥梁,站在高高的水边远望马丘。淮阳郡并不遥远,隐居治理也已经很优越。难道不喜欢朝廷的官署,补任郡守并非我所追求。皇帝的恩典广大无边,不要让百姓担忧。虽然宫廷令人留恋,但疲倦和疾病等待你来治愈。皇帝的召见即将到来,庄严肃穆地瞻仰皇帝的冠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李伯承离开京城前往淮阳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皇帝恩典的感激。诗中,“结束事行役”和“京洛辞豪游”描绘了李伯承整理行装,告别京城的场景,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通过对沿途景物的描绘,如“朝发卢龙下”和“夕见黄河流”,诗人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壮阔。最后,诗人以对皇帝恩典的感激和对友人的祝福,表达了对李伯承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