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玉岩长句

天泉百道下晴潭,淙淙西岭霾烟岚。跳珠翻雪不知数,独称喷玉千丈岩。 喷玉天泉水,源从山上起。倏看闪电来,半在青天里。 洒流横激湿行云,溅沫时惊过鸟群。狂飙万里吹难断,皓月三更影不分。 初疑白鸾在树出,更疑宝剑倚天立。寒气飒飒猿狖号,冷光泠泠山鬼泣。 左潈右射洗青空,崩崖快泻双石谼。几见嵚崟下赤日,遂令澒洞来悲风。 曾闻天台之南雁宕北,绝巘飞泉削苍壁。偃盖低飘□□松,明霞侧映五色石。 匡庐九叠屏风张,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郁葱吐云散,瀑布夭矫惊龙翔。 台山庐岳遥相望,我昔扁舟恣长往。玉岩之水澄我心,归来福地何萧爽。 漱石枕流奚所营,朝餐金液暮赤英。仙人招我彩云里,便御茅龙朝太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淙淙:水流声。
  • 霾烟岚:雾气和山间的烟雾。
  • 跳珠翻雪:形容水珠跳跃如珠,翻滚如雪。
  • 喷玉:形容水流喷涌如玉。
  • 倏看:突然看见。
  • 飒飒:风声。
  • 猿狖(yuán yòu):猿猴。
  • 泠泠:清凉的样子。
  • 山鬼:山中的精灵。
  • (zōng):水流汇聚。
  • (hóng):大谷。
  • 嵚崟(qīn yín):山高峻的样子。
  • 澒洞(hòng tóng):水势浩大。
  • 夭矫:弯曲而有气势。
  • 奚所营:为何所求。
  • 金液:传说中的仙药。
  • 赤英:红色的花。
  • 茅龙:传说中的神兽。
  • 太清:道教中的最高境界。

翻译

天泉百道从晴朗的潭水中流下,西岭的水声淙淙,雾气和山烟缭绕。水珠跳跃如珠,翻滚如雪,数不胜数,独称这千丈高的喷玉岩。 喷玉天泉水,源头从山上起。突然看见闪电般的水流,一半在青天之上。 水流横激,湿润了行云,溅起的水沫时常惊动飞鸟群。狂风万里也吹不断,皓月三更时分影子也分不清。 起初怀疑是白鸾在树上出现,更怀疑是宝剑倚天而立。寒气飒飒,猿猴在叫,冷光泠泠,山中的精灵在哭泣。 左右水流汇聚,冲刷着青空,崩塌的崖壁快快泻入双石谷。几次见到高峻的山下赤日,于是让浩大的水势带来悲风。 曾听说天台山之南,雁宕山之北,绝壁上的飞泉削平了苍壁。低垂的松树如伞盖,明亮的霞光侧映在五彩的石头上。 匡庐山九叠屏风展开,银河倒挂在三石梁上。香炉峰郁郁葱葱,吐出云雾,瀑布弯曲有气势,惊动了龙在飞翔。 台山和庐岳遥遥相望,我曾乘小舟尽情前往。玉岩的水清澈我的心,归来后在这福地感到何等清爽。 漱石枕流,为何所求,早晨餐食仙药,晚上观赏红花。仙人招我在彩云里,便乘着茅龙朝向太清。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喷玉岩的壮丽景色,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仙境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跳珠翻雪”、“喷玉千丈岩”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水流的动态美。同时,诗中的“狂飙万里吹难断”、“寒气飒飒猿狖号”等句,通过夸张和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气势和感染力。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佳作。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