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阅歌

渔阳上谷护神京,统制京军大将营。 櫜鞬岂但三千士,甲盾今称百万兵。 身作长城惟一剑,气雄强虏请长缨。 宁论六郡良家子,不数三河侠少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渔阳:古地名,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
  • 上谷:古地名,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一带。
  • 护神京:保卫京城,指北京。
  • 櫜鞬(gāo jiān):古代盛放弓箭的器具,这里指装备。
  • 甲盾:铠甲和盾牌,泛指武器装备。
  • 请长缨:请求出战,长缨指长带子,古代出征时系在腰间的带子。
  • 六郡良家子:指来自六郡(汉代六个郡,即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的优秀子弟。
  • 三河:古代指河东、河内、河南三郡,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翻译

渔阳与上谷两地,紧紧守护着神圣的京城,那里驻扎着统领京城军队的将军营。装备精良的士兵不止三千,如今号称拥有百万装备精良的士兵。将军身负重任,仅凭一剑便能镇守边疆,气势雄壮,足以令强敌请缨出战。更不用说那些来自六郡的优秀子弟,也不必数那些来自三河的侠义少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朝时期京城军队的雄壮气势和将军的英勇形象。通过“櫜鞬岂但三千士,甲盾今称百万兵”展现了军队的庞大和装备的精良,而“身作长城惟一剑,气雄强虏请长缨”则突出了将军的英勇无畏和强烈的战斗意志。最后两句“宁论六郡良家子,不数三河侠少名”更是强调了这支军队的精英云集,不仅包括了各地的优秀子弟,还有众多侠义之士,展现了明朝军队的强大和国家的繁荣。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