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瞩亭为程虞仲赋

为问丹阳山长,朝来爽气如何。 九锡杖笠无恙,四履烟霞孰多。 欹枕飞梁大石,绕窗全竺松萝。 纵望长安西笑,不妨捉鼻行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丹阳山长:指丹阳山的主人或管理者。
  • 爽气:清新的空气,也指清爽的感觉。
  • 九锡杖笠:九锡,古代帝王赐给有特殊功勋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物品,这里指高级的杖和笠,象征尊贵。
  • 四履烟霞:四履,指四方之地;烟霞,指山水间的云雾,这里指四处游历山水。
  • 飞梁大石:指横跨山谷的桥梁和大石头。
  • 全竺松萝:全竺,指整个山林;松萝,一种生长在松树上的植物,常用来形容山林的幽静。
  • 长安西笑: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繁华的都市;西笑,向西望去,表示对远方的向往。
  • 捉鼻行歌:捉鼻,形容唱歌时的动作;行歌,边走边唱。

翻译

请问丹阳山的主人,清晨的清新空气感觉如何?拥有尊贵的杖和笠,四处游历山水,谁又能比得上呢?躺在横跨山谷的大石上,窗外是整个山林的松萝环绕。向西望去,对繁华的都市心生向往,不妨边走边唱,享受这自由自在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隐士的生活情趣,通过“九锡杖笠”和“四履烟霞”的对比,展现了隐士的高贵与自由。诗中的“欹枕飞梁大石,绕窗全竺松萝”生动地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而“纵望长安西笑,不妨捉鼻行歌”则表达了隐士对世俗的淡然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爱。整体意境优美,语言流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