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侍御约卿宅同黎秘书惟敬杜舍人从殷得臣字

日下衣冠散紫宸,郑庄虚席正邀宾。 鹔鹴燕市频沽酒,鸿雁胡天半过春。 自笑负薪随计吏,偶从视草识词臣。 尊前意气惟须醉,世路风尘白发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宸(zǐ chén):古代帝王的宫殿,这里指朝廷。
  • 郑庄:古代著名的宴会场所,这里比喻吴侍御的家。
  • 鹔鹴(sù shuāng):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这里可能指美丽的鸟,比喻宴会中的美好事物。
  • 燕市:指燕京,即北京。
  • 鸿雁:大雁,常用来比喻书信或消息。
  • 胡天:指边疆或北方地区的天空。
  • 负薪:背着柴火,比喻辛苦劳作。
  • 计吏:古代负责统计和管理户籍的官员。
  • 视草:指校对文书。
  • 词臣:指文学侍从之臣,即文官。
  • 尊前:在酒杯前,指宴会中。
  • 意气:指精神状态或情感。
  • 世路:人生的道路。
  •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翻译

在朝廷散去后,日光下的衣冠之士,吴侍御家中正虚席以待宾客。 在北京的市集中频频买酒,美丽的鸟儿在宴会上飞舞,大雁在北方的天空中飞过,春天已过半。 自嘲自己像背着柴火跟随计吏一样辛苦,偶然在校对文书时认识了文官。 在宴会的酒杯前,我们只应尽情醉去,因为人生的道路充满风尘,白发也在不断增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吴侍御家中的宴会场景,通过对紫宸、郑庄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朝廷与宴会的对比。诗中“鹔鹴燕市”与“鸿雁胡天”形成鲜明意象,表达了时光流转与人生变迁的感慨。末句“尊前意气惟须醉,世路风尘白发新”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领悟,体现了明代士人对时世变迁的敏感与哀愁。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