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昂马图题赠大梁李中丞

· 严嵩
卷中此马画者谁,毛鬣欲动骨法奇。尺素能收上闲骏,意态便欲随风驰。 天闲十二纷相矗,想是郊晴初出牧。大宛雄姿宿应房,渥洼异种龙为族。 金羁玉勒不须誇,且看连钱五色花。歘见麒麟出东枥,还疑騄駬涉流沙。 沙边青草茸茸起,上有垂杨覆河水。圉人骑放绿阴中,参差騋牝成云绮。 我观此马皆能过都历块捷有神,安得蕃息日适河之滨。 榆关已撤烽烟警,梁苑因同苜蓿春。吴兴妙手谁堪伍,遗墨流传自今古。 人间驽辈徒纷纷,哲匠旁求心独苦。拟将此幅比琼瑶,寄赠佳人云路迢。 天阙昔曾窥立仗,霜台今复忆乘轺。亲持黄纸临中土,白日旌旗照开府。 皋夔事业待经邦,韩范威名先震虏。氛祲潜消塞北场,河山坐镇汴封疆。 戍卒归来放战马,嵩阳今作华山阳。吁嗟乎宵旰忧勤犹拊髀,殊勋早奏明光里。 愿徵颇牧入禁中,坐令天下之马休逸皆如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
  • 骨法:指绘画中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的方法。
  • 尺素:小幅的绢帛,古人多用以写信或作画。
  • 天闲:指皇家养马的地方。
  • 大宛(yuān):古代西域国名,以产良马著称。
  • 渥洼(wò wā):水名,在今甘肃省安西县境内,传说中产神马之处。
  • 金羁(jī)玉勒:金饰的马笼头和玉饰的马笼头,此处泛指马的配饰。
  • 歘(xū):快速。
  • 騄駬(lù ěr):良马名。
  • 圉(yǔ)人:养马的人。
  • 騋(lái)牝(pìn):泛指马。
  • 都历块:形容马跨越土块,这里比喻良马速度之快。
  • 蕃息:繁殖。
  • 榆关:山海关。
  • 梁苑:西汉梁孝王所建的东苑,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
  • 苜蓿(mù xu):一种牧草。
  • 吴兴:此处指钱选,字舜举,号玉潭,又号巽峰,霅川翁,别号清癯老人、川翁、习懒翁等,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画家。
  • 琼瑶:美玉,这里比喻珍贵的东西。
  • 云路:遥远的路程。
  • 阙(què):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
  • 立仗:设立仪仗。
  • 霜台:御史台的别称。
  • 轺(yáo):古代一种轻便的马车。
  • 皋夔(gāo kuí):皋陶和夔,相传是舜的大臣,皋陶掌管刑法,夔掌管音乐和教育。这里泛指贤臣。
  • 氛祲(fēn jìn):妖气,这里指战争的气氛。
  • 拊髀(fǔ bì):以手拍股,表示惋惜、慨叹。

翻译

画卷中这匹马是谁画的呢,马的颈毛似乎在动,绘画的技法也很奇特。小幅的绢帛上能绘出皇家的骏马,其姿态仿佛要随风奔驰。 皇家养马之处的十二匹马纷纷矗立着,想必是郊外晴天刚出来放牧。大宛的骏马雄姿本应在厩房,渥洼的异种马堪称龙族。 马的金饰笼头和玉饰笼头不必夸赞,且看那如连钱般的五色花斑。快速地看见麒麟从东边的马槽出来,还怀疑是騄駬涉过了流沙。 沙边的青草茂密地生长起来,上面有垂杨覆盖着河水。养马人在绿阴中骑着马放牧,大大小小的马杂乱而众多,如同彩云般绚丽。 我看这匹马都能够快速地跨越土块,敏捷而有神韵,怎能不使马匹繁殖,每日在河边适宜地生活呢。 山海关已经撤除了烽火警报,梁苑也因为一同有了苜蓿而如同春天。吴兴的妙手谁能与之相比,他的遗墨流传至今。 世间平庸之辈众多,而有智慧的工匠苦心寻求独特之处。打算将这幅画比作珍贵的美玉,寄赠给远方的佳人。 曾经在宫门前望见仪仗,如今在御史台又回忆起乘坐轻便马车的时光。亲自拿着诏书到中原,白天的旌旗照亮了开府。 皋陶和夔的事业等待着治理国家,韩琦和范仲淹的威名先震慑了敌虏。战争的气氛悄悄在塞北消失,山河稳固地坐镇在汴梁的疆土。 戍边的士卒归来放归战马,嵩山之阳如今如同华山之阳一样安宁。唉呀!皇上日夜忧愁勤奋还叹息不已,希望早早在朝廷中奏报非凡的功勋。 希望能征召廉颇和李牧这样的将领进入宫中,使得天下的马匹都能像这样安逸闲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马图,通过对马的形态、神态以及其所处环境的描写,展现了马的神骏和活力。诗中不仅赞美了画中马的英姿,也表达了对和平、繁荣的向往,以及对贤臣良将的期望。

诗的开头从画马入手,赞扬了画家高超的技艺,使马在画中栩栩如生。接着通过对天闲之马、大宛之马、渥洼之马等的描述,进一步烘托出马的珍贵和神异。随后,诗人描写了马在沙边草地上的情景,以及养马人的活动,画面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由马及人,联想到国家的安危和繁荣。表达了对边疆安宁、国家昌盛的渴望,以及对贤能之士治理国家的期盼。最后,诗人希望能有像廉颇和李牧这样的将领,使天下太平,马匹都能过上安逸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用典恰当,将对马的赞美与对国家的期望相结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严嵩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号介溪。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移疾归,结交名流,读书钤山十年,以诗文获盛名。还朝,进侍讲。世宗时累官为礼部尚书,以佞悦当上意,撰青词独能称旨。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二十三年,代翟銮为首辅。累加至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太师。嵩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与子世蕃父子济恶,横行公卿间。构杀夏言、曾铣、张经等,治劾己者杨继盛等至死,引党羽赵文华、鄢懋卿等居要地,专政二十年之久。后帝渐厌其横。四十一年,徐阶所亲御史邹应龙抗疏极论世蕃不法状,嵩因而罢官。后又因御史林润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职为民,寄食墓舍而死。有《钤山堂集》。 ► 11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