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仁仲学士同年

· 苏葵
蓬瀛回首十年过,扰扰尘中鬓易皤。 欲究图书规邵子,偶拈刀笔附萧何。 光风霁月吟边少,绿水青山梦里多。 一臂旧交谁不改,襜褕常日自摩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蓬瀛(péng yíng):蓬莱和瀛洲,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此处借指京城。
  • 皤(pó):形容白色,这里指头发变白。
  • 邵子:指北宋理学家邵雍,这里的“图书”应指他的易学著作《皇极经世书》等。
  • 刀笔:古代书写工具,后来多用来代指文牍、诉讼等文字工作。
  • 萧何:汉初名臣,曾辅佐刘邦建立汉朝,以善于治理国家著称,此处可能是说自己从事的一些事务性工作。
  • 光风霁(jì)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 襜褕(chān yú):古代一种较长的直裾深衣,男女通用的非正朝之服,这里可能借指旧友的情谊或过去的时光。

翻译

回首在京城的日子已经过去十年,在纷扰的尘世中,我的双鬓已容易变白。想要深入研究像邵子那样的图书典籍,却偶尔操持着文牍事务,就像萧何所做的一般。在吟诗作词时,那种开阔明净的心境和景象变得少见,而绿水青山在梦里却出现得多。那些曾经的旧友,有谁不曾改变呢?我常常自己摩挲着那件代表旧交情谊的衣服,回忆往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过去十年生活的回顾与感慨。诗的首联通过“蓬瀛回首”表达对京城生活的回忆,“扰扰尘中鬓易皤”则道出了在尘世中的奔波与疲惫,以及岁月的流逝。颔联中诗人提到想要探究学问,却又不得不从事一些事务性工作,表现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颈联“光风霁月吟边少,绿水青山梦里多”,体现了诗人对美好心境和自然景色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的不如意。尾联“一臂旧交谁不改,襜褕常日自摩挲”,则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以及对过去情谊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传达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