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二首

· 苏葵
浮云漠漠蔼苍冥,风劲郊原草木零。 苜蓿影寒千里瘦,梧桐枝老九苞鸣。 酒杯潋滟供秋兴,旅馆萧条触物情。 自古五侯嫌肮脏,误将多智薄君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漠漠:密布的样子。(“漠”读音为“mò”)
  • :云雾弥漫的样子。(“蔼”读音为“ǎi”)
  • 苍冥:苍天,天空。
  • :凋零,枯萎。
  • 苜蓿(“苜”读音为“mù”,“蓿”读音为“xu”):一种牧草。
  • 潋滟(“潋”读音为“liàn”,“滟”读音为“yàn”):水波荡漾的样子,这里形容酒在杯中晃动的样子。
  • 触物情:因接触外界事物而引发的情绪。
  • 五侯:泛指权贵。
  • 肮脏(“肮”读音为“kǎng”,“脏”读音为“zǎng”):高亢刚直的样子。

翻译

浮云密密层层弥漫在天空中,大风强劲,郊原上的草木凋零。苜蓿在寒影中显得千里之地都很瘦弱,梧桐枝老,传说中的凤凰(九苞指凤凰)鸣叫。酒杯中酒液晃动,为秋天的兴致增添氛围,旅馆中一片萧条,触景生情。自古以来,权贵们嫌恶那些高亢刚直之人,错误地认为他们多智而轻视他们,就像对待君卿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景象以及诗人的感触。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浮云密布、大风劲吹和草木凋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诗中提到苜蓿的瘦影和梧桐枝老时凤凰的鸣叫,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冷清。酒杯中晃动的酒液似乎在为秋日的兴致助兴,但旅馆的萧条又让人触景生情,引发了诗人对世态的思考。最后两句,诗人指出自古以来权贵们厌恶高亢刚直的人,错误地以多智为由轻视他们,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批判。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慨。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