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道命录有感

· 苏葵
淫哇声沸九韶寒,世道污隆用舍间。 薄雾偶笼伊洛水,片云争掩武夷山。 千秋遗训乾坤意,一代成功造化悭。 不有上方三尺剑,付谁当日斩权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淫哇(yín wā):指淫邪的乐曲。
  • 九韶:虞舜时的乐曲名,这里泛指雅正的音乐。
  • 污隆:指政治的兴衰。
  • 伊洛水:伊水和洛水的并称,这里借指美好的地方。
  • 武夷山:著名的风景胜地,此句中象征着正义和美好的事物。
  • 造化:指自然界的创造者,也指命运。
  • (qiān):吝啬,这里指成功来之不易。

翻译

淫邪的乐曲声响彻,使得雅正的音乐都变得冷清,社会的政治兴衰就在人的取舍之间。薄雾偶尔笼罩着伊洛水那般美好的地方,一片片云彩争相遮掩着象征正义的武夷山。千秋流传的遗训蕴含着天地的意志,一代人的成功意味着造化的吝啬(成功来之不易)。如果没有上方的三尺宝剑,又能托付给谁在当日去斩杀权奸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道兴衰和正义的思考。诗的前两句通过“淫哇声沸”和“九韶寒”的对比,以及“世道污隆用舍间”的感慨,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正邪对立和政治的复杂。中间两句以“薄雾偶笼伊洛水,片云争掩武夷山”的形象描写,暗示了美好和正义时常受到阻碍和遮蔽。最后两句则强调了正义需要依靠力量来维护,表达了作者对铲除权奸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沉,寓意深刻,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正义的追求。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