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河舟中值雨

· 苏葵
春雨丝丝春草萋,近山清晓鹧鸪啼。 扁舟逆挽有时顺,流水东驰不复西。 浪执污隆悲世道,不妨行止任天倪。 豪来添得奚囊句,却怪诗成未有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qī):草茂盛的样子。
  • 逆挽:逆向牵引。
  • 天倪:自然的分际。

翻译

春天的细雨如丝,春草长得茂盛。清晨靠近山边,能听到鹧鸪的啼叫声。 小船有时逆向牵引,有时顺流而行,流水向东奔流,不再向西返回。 人世的兴衰让人感慨悲叹,但不妨像这船行一样,顺从自然的规律,该前行时前行,该停止时停止。 兴致高昂时写下了装在诗囊里的诗句,却奇怪诗已写成却还没有题目。

赏析

这首诗以春雨中的行舟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作者的感悟。诗的前两句通过“春雨丝丝”“春草萋”以及“鹧鸪啼”,营造出了一种清新而富有生机的氛围。接下来,作者描述了小船在河流中行驶的情景,“扁舟逆挽有时顺,流水东驰不复西”,既写出了行舟的状态,也蕴含了人生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的感慨。“浪执污隆悲世道,不妨行止任天倪”则表达了作者对世道兴衰的悲叹,同时也认为应该顺应自然,不必过于执着。最后两句,作者在兴致高昂时写下诗句,却发现诗成后还没有题目,增添了一些趣味性。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自然流畅,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思考。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