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韵再咏二首

· 苏仲
老眼帘栊罩晓烟,恍然沈醉玉台仙。 罗浮气味何曾减,洞□颜容是偶然。 雅意不随春意闹。 孤芳争出众芳妍。 若都菩蕾枝头□,恐亦庞生作令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帘栊(lián lóng):窗帘和窗牖,也泛指门窗的帘子。 恍然:仿佛,好像。 沈醉:同“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沉浸在某种境界里。 玉台仙:传说中天神居住的地方,这里形容美好的境界。 罗浮:山名,在广东省东江北岸,这里可能指罗浮山的某种特质或象征意义。 洞□:原文此处似有所缺,暂无法准确注释。 雅意:素来的意愿,这里可理解为高雅的意境或情趣。 春意闹:春天的热闹景象,富有生机和活力。 孤芳:独秀的香花,常比喻高洁绝俗的品格和与众不同的独特风采。 众芳:众多的香花,这里泛指一般的花卉。 :美丽。 菩蕾:应是“蓓蕾”(bèi lěi),指尚未开放的花骨朵儿。 庞生:似指某个特定的人物,但具体所指不详。

翻译

年老的眼睛被门窗的帘子笼罩在清晨的烟雾中,恍惚间仿佛沉醉在如仙境般的美好境界里。罗浮山的那种独特气息未曾减少,至于洞□的容颜容貌只是偶然的呈现。高雅的意境不随春天的热闹景象而改变,孤独绽放的花朵争相在众多花卉中展现出自己的美丽。倘若那些花骨朵都开在枝头,恐怕连庞生也会在之前发出命令(这句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因为原文中个别字词缺失,影响了整体的准确理解)。

赏析

这两首诗意境优美,通过对老眼所见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独特的感受。诗中提到老眼帘栊罩晓烟,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作者强调罗浮气味何曾减,可能是在表达某种特质或品质的持久不变。诗中还将孤芳与众芳进行对比,突出了孤芳的独特和出众,体现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然而,由于诗中存在一些缺失和不明确的内容,如“洞□”和“庞生”,给理解全诗的含义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总体来说,这首诗在语言表达和意境营造上有一定的特色,但部分内容的模糊性也使得对其的解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苏仲

苏仲,任广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归田。十四年,卒于家。有《古愚集》,诗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其来孙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户部主事古愚公传》,见《古愚集》卷首。苏仲诗,以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顺德苏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为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