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过梁山柏林漕岭望之云翳因怀昌黎韩子以精诚之至遂开衡山之云韩固不易希然忠诚在我士各有志作一绝以贻山神至于云散山明则事出于偶然者予不敢以自诬也

· 苏葵
宿雨初晴石未乾,墨云低覆失峰峦。 名山想有英灵在,莫道行人不是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漕岭:山岭名。
  • 云翳(yì):阴暗的云。
  • 昌黎韩子:指韩愈,他是唐代文学家,郡望昌黎,后人称其为昌黎先生。
  • :希望,期望。

翻译

昨夜的雨刚刚停歇,石头还未完全干燥,浓黑的云彩低低地覆盖着,使山峦都失去了踪影。 这名山想必有神灵英灵存在,不要说路过的行人不是韩愈(意思是自己也能像韩愈一样凭借精诚之心感动神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山景以及诗人的感想。诗的前两句通过“宿雨初晴”“石未乾”“墨云低覆”“失峰峦”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了雨后山间乌云密布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阴暗、迷蒙的氛围。后两句则借韩愈精诚开衡山之云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志向和信念,认为只要有精诚之心,自己也能如同韩愈一般。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又有对精神追求的表达,情景交融,富有深意。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