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垫江:今属重庆。
- 方城:指县城。
- 三里:形容县城面积不大。
- 万山深:形容地处山区,周围群山环绕。
- 父老: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这里泛指当地百姓。
- 惊看:惊讶地看着。
- 使节临:指作者作为官员来到此地。
- 风俗:当地的风俗习惯。
- 惭输讼矢:自觉惭愧在打官司这方面比不上别处。讼矢,打官司的情况。
- 闾阎:指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也泛指民间。
- 争出买书金:争相拿出钱来买书。这里可能表示当地百姓对文化的重视和追求。
- 星回碧落:星星回到天空。碧落,天空。
- 瞻吾道:审视我的为政之道。
- 月在秋潭:月亮映照在秋天的潭水中。可象征作者内心的清澈和坚定。
- 涓埃:细流和微尘。比喻微小的贡献。
- 报主:报答君主。
- 任教:任凭。
- 不胜簪:头发稀少,插不住簪子。
翻译
这县城面积虽小且处于群山深处,当地的父老们惊讶地看到我这官员来临。这里的风俗,他们自觉惭愧比不上别处打官司的情况少,民间的百姓争相拿出钱来买书。星星回到天空,我审视着自己的为政之道,月亮映照在秋潭中,我相信自己的初心。如果能有一点微小的贡献可以报答君主,那任凭我的头发稀少到插不住簪子也没关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来到垫江的情景和感受。诗中通过描写当地的地理环境、百姓的反应以及自己的心境,展现了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首联点明了垫江的地理位置和作者的到来引起的反响,表现出百姓对官员的关注。颔联通过对比当地风俗中自觉惭愧的方面和百姓对文化的追求,展现了当地的一些特点。颈联以星回碧落和月在秋潭的景象,象征作者对自己为政之道的思考和对初心的坚守。尾联表达了作者希望能为君主做出贡献,不惜付出的决心。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的情怀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