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即事

· 苏葵
夷陵西去问夔州,过处方知禹绩优。 七百里中山不断,万千年后水平流。 黄陵祠古苔成褥,白帝城高鸟避楼。 历尽间关心欲折,更堪深树叫軥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夷陵(yí líng):在今湖北宜昌东南。
  • 夔州(kuí zhōu):在今重庆奉节。
  • 禹绩:大禹治水的功绩。
  • 黄陵祠:祭祀黄帝的祠堂。
  • 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白帝山上。
  • 軥辀(qú zhōu):形容鸟鸣声。

翻译

从夷陵向西去询问夔州的方向,经过此地才知道大禹治水的功绩卓越。七百里的三峡山脉绵延不断,千万年之后江水依旧平静地流淌。古老的黄陵祠里苔藓厚得如垫子一般,高耸的白帝城让鸟儿都避开高楼。历尽艰险,内心忧愁到极点,更受不了树林深处传来“軥辀”的鸟鸣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三峡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首联通过夷陵和夔州的地理位置,引出对大禹治水功绩的赞美,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颔联描写三峡山脉的绵延和江水的长久流淌,展示了大自然的雄伟和永恒。颈联中黄陵祠的古老苔藓和白帝城的高耸,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神秘感。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在历经艰险后的愁苦心情,“更堪深树叫軥辀”进一步烘托出这种压抑的氛围。整首诗意境深远,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个人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感受。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