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南无寺

· 苏葵
南无寺前苍玉森,凤凰戛戛乘风吟。 三更入枕忽惊梦,一点旅愁偏上心。 曙色未分僧出定,月华犹在鹤鸣阴。 眼前景物尽诗料,得句不从天外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无寺:寺院名。
  • 苍玉森:形容树木郁郁葱葱,像青玉般耸立。
  • 戛戛(jiá jiá):形容鸟的鸣叫声。

翻译

南无寺前树木郁郁葱葱,如青玉般耸立,凤凰鸟戛戛鸣叫,似乘风而吟。三更时分入睡后忽然从梦中惊醒,心中偏偏涌起一丝羁旅之愁。曙光未现,僧人已结束坐禅,月华依然洒照,仙鹤在树阴下啼鸣。眼前的景物都是作诗的素材,要寻得好句不必到天外去寻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无寺周围的景色以及诗人的感受。首联通过描写南无寺前的树木和凤凰的鸣叫声,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颔联写诗人在半夜从梦中惊醒,内心涌起旅愁,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颈联描写了黎明前的景象,僧人的出定和鹤的鸣叫声,进一步烘托出寺庙的宁静。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物的感悟,认为美好的诗句就在身边的景物中,不必去远方寻找,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和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洁,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传达出诗人在旅途中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自然和诗歌的热爱。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